聯系我們
手機:13722252255
電話:13722252255
微信:13722252255
地址: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
電話:13722252255
微信:13722252255
地址: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
孔子銅像-在教育上面孔子做的貢獻
發布時間:2022-10-17點擊量:15
孔子作為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,并且現在的孔子銅像也算是擁有雕像最多的一個。在封建社會就享有至高的地位。他對于中國的貢獻是非常大,幾乎可以說每個中國人都曾經受益于他,為什么這么說呢?孔子在教育中到底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?
有教無類:不分貴賤和種族,人人都可接受教育,將平民不能接受教育的規定打破,讓教育普及力度得到加強。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教育思想中,他提出每個人的天賦是差不多的,重要的是后天教育、環境的影響,將人的地位看的平等,在當時是巨大的進步。
在教育方法上,他提倡現在通行的"啟發式教育",比如在《論語》記載:"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。"提出教師應該在學生思考后,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進行進一步的啟發引導讓學生能夠得到進步!
還提倡素質教育的:因材施教,注重保護學生的個性,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。比如在《論語.先進》記載:子路問:"聞斯行諸?"子曰:"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聞斯行之?"冉有問:"聞斯行諸?"子曰:"聞斯行之。"公西華曰:"由也問,聞斯行諸?子曰,'有父兄在';求也問聞斯行諸,子曰'聞斯行之'。赤也惑,敢問。"子曰:"求也退,故進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"
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兩個人都問了孔子同一個問題:"如果我聽到一件正確的事情或者主張可以馬上去做嗎?"但是孔子對子路說:問一下父兄的意見;對冉有說:想到就去做吧!兩個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回答,是因為孔子認為:冉有謙遜、猶豫,子路愛逞強,所以冉有應該鼓勵他邁出去,子路則應該勸他收一收。針對不同的學生性格特點給出不同的建議,這不就是"因材施教"嗎? 更重要的是他還以身作則,以自己的行為來達到對學生的言傳身教,和現在提倡的師德也是異曲同工之妙!